首页 >> 银辉风采 >>作品展示 >>其他作品 >> 京剧与皖江的历史渊源
详细内容

京剧与皖江的历史渊源

时间:2016-07-15     作者:常秀华【原创】   阅读

  千百年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滋润着两岸土壤, 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培育过多少英豪雅士……皖江的山野风里走出了严凤英,使安庆的黄梅调响遍全国,是皖江人的骄傲;殊不知,国粹京剧与皖江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

  京剧是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逐渐形成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而池州的“青阳腔”又是京剧的鼻祖。“青阳腔”又名“池州调”,早年形成于青阳。借九华山佛教之缘,传入安庆、池州、徽州等地,形成“徽州调”,如:吹腔、高拔子、西皮、二黄、流水板、快板、原板等。“高拔子”腔最早就是形成于桐城孔城镇。所谓“徽班”,实际上是含青阳腔在内的先进艺术成就的徽戏班社。几百年来,皖江优美动听的乡音,融合了秦腔、汉调等,形成了京剧,成为响誉中外的国粹。

  因京剧的前身是流行于皖江地区的徽班,所以它的奠基者不乏有一批皖江人。列举部分著名者:

  清乾隆55年(1790年),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与安庆徽班一起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京。跟随进京的安庆人高朗亭,男,“徽班”青衣,时年16岁,唱腔甜润,身段优美,使人“忘其为假夫人”。这位被誉为“中国京剧第一人”的安庆人,使“三庆班”成为京城最受欢迎的戏班之一。

  晚清著名画家沈容圃绘制过一幅具有历史意义的画巻“同光十三绝”,价值连城,据说最后转入梅兰芳之手收藏,梅故后由其家人献给了国家。画中展示清同治、光绪年间,13位中国第一代杰出的京剧人,其中有四位是皖江人。他们是:程长庚、杨月楼、卢胜奎、郝兰田。程长庚(1811-1880)是画中“群英会”老生鲁肃戏装人物像,他是当时最具影响的人物。祖籍安徽怀宁石碑镇,出生于潜山黄泥镇程家井,是“程氏”第51代孙。1822年随父入京,后为“三庆班”首席老生,曾任“三庆”、“春台”、“同喜”三班总管。文武老生、净角都能演,能唱300多出戏,他的唱腔保留徽调韵味,乡音较浓,对京剧老生唱腔影响很大。他是京剧发展初期的重要人物;杨月楼(1844-1890)是画中“四朗探母”中老生杨延辉戏装人物像。安庆怀宁人,幼年随父入京,被张二奎收为弟子,演武戏有“杨猴子”称号。曾被保选为四品顶戴的精忠庙(梨园公会前身)庙首。程长庚故后,他接任“三庆班”达10年之久;卢胜奎(1822-1869)画卷中“战北原”老生诸葛亮戏装人物像。安徽人。幼年酷爱戏曲,为程长庚赏识入其三庆班,为程长庚辅弼,乃丑角巨匠萧长华之义父,演孔明戏有“活孔明”之誉。 他熟读史书,钻研文学,极擅编剧。三庆班所演36本连台本戏“三国志”皆出其手。一生所编剧本大多流传至今。人称“卢台子”,可谓是最早的京剧剧作家;郝兰田(1832-1872),画巻中“行路训子”中老旦康氏戏装人物像。祖籍安徽,与程长庚是同乡,是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的外祖父。道光、咸丰年间进京,加入“三庆班”,先演青衣、老生,后自改老旦,与谭氏第一代京剧人物-谭志道都为京剧老旦奠基者。他的徒弟中尤以龚云甫最为出色,在他的引导下,后来龚云甫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龚派”老旦唱腔而传世。

  “老三杰”是京剧形成初期的三位老生代表,他们是: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安徽怀宁的程长庚是“老三杰”中名声最高者。

  京剧史上有名的“三大贤”,是辛亥革命后京剧发展鼎盛时期,主宰京剧舞台的三个重要人物,他们是:老生余叔岩、青衣梅兰芳、武生杨小楼。其中杨小楼(1878-1938)安庆怀宁人,杨月楼之子。幼时入“小荣椿”科班,师从杨隆寿等学武生,后得义父谭鑫培(伶界大王)指点,24岁搭班唱戏以“小杨猴子”著称。后成为“同庆班”挑大梁的武生演员,深得慈禧赏识,享有“武生宗师”盛誉。

  祖籍为安徽桐城的王九龄(1818-1885),男,早期著名京剧老生演员。道光末年搭余三胜的春台班,咸丰初年搭张二奎的四喜班。二奎故后以王九龄为头牌老生。他成名比“老三杰”略晚,但艺术上有独到之处,故当时社会上将他与“老三杰”并列,称为“老四杰”。著名“伶界大王”谭鑫培也吸收了他的一些长处。       

  出生在安徽桐城孔城镇的“杨派”武生创始人杨隆寿(1845-1900),在京剧史上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自幼随父进京,后拜程长庚为师,演武生戏有“生石秀,活武松”之誉,他能唱、能文、编剧自成一家,他一生编剧很多出,并创办了“小荣椿”科班,培养了一大批京剧人才,著名一代京剧“武生宗师”杨小楼为其弟子。他出身“荣春堂杨.六代梨园”世家,六代中有近百人从事京剧艺术,遍及生、旦、净、丑各个行当。更值得一提的是,杨隆寿与诸多京剧名家有着血缘关系和亲戚关系:其一女杨长玉嫁梅竹芬(梅兰芳父亲),梅兰芳成为享誉古今中外的京剧大师,与其外祖父的血缘关系和艺术熏陶是分不开的。另一女嫁京剧史上少有的“京胡圣手”徐兰沅为妻。徐兰沅是梅兰芳的琴师,他是一位京剧改革与创新者,梅兰芳在他的帮助下,创造 了举世闻名的“梅派”艺术。徐兰沅制造、销售的“竹兰轩”老字号胡琴,享名中外。

  程继先(1874-1942) 安徽潜山人,祖父是程长庚,早期著名京剧小生演员。尤长于武小生和穷小生。当时与徐小香(蝶仙)、王楞仙并称为“小生三仙”。著名小生俞振飞、叶盛兰都为其入室弟子。

  祖籍为安徽太湖的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1924-1978),他能成为京剧大师,与其家学渊源密不可分:其家族为“善林堂叶.五代梨园”,族内有几十人涉及京剧艺术。曾祖父叶廷科在道光年间从太湖贩茶、笋进京后定居,祖父叶中定步入梨园。叶盛兰父亲叶春善是成就卓越的京剧教育家,是旧式京剧学校“富连成社”的社长。“富连成社”是京剧史上办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科班。叶盛兰之子-叶少兰现为北京战友京剧团的小生演员,是当今梨园界领军人物之 一。

  祖籍为安徽合肥的京剧“杨派”老生创始人杨宝森(1909-1958),出生在六代梨园世家,他是继余三胜、谭鑫培、余叔岩之后的第四代韵味老生,他的杨派与谭派、余派已成为一脉相承的一大派系,也是京剧老生行当中的主要派系。其堂兄、京胡名家杨宝忠(1900-1967)先后与名家言菊朋、马连良等合作,特别是与鼓师杭子和的合作, 与杨宝森共同成就了“杨派”。

  祖籍安徽太湖的赵荣琛(1916-1996),出身世代书香家庭,祖上一连出过四代翰林,太高祖赵雯楷是清嘉庆年间的状元,朱元璋一家三代都是赵家的门婿。20世纪20年代进京定居,爱上京剧,1946年拜程砚秋为师,成为历史上著名程派传人。曾任南京市京剧院院长、北京市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等。当今京剧舞台上最具影响的程派传人张火丁是其得意弟子。

  李炳淑是建国后知名度较高的京剧旦角演员,1942年生,安徽人,14岁步入梨园,1970年成为上海京剧二团主要演员,她演过很多出著名剧目,其中“审椅子”、“白蛇传”、现代京剧“龙江颂”已拍成电影。

  现任湖北京剧院院长的著名丑行演员朱世慧,1947年生于安徽泾县。他主演的“徐九经升官记”誉满艺坛,时称一绝,是当今“中国京剧第一丑”。

京剧界年轻一代姣姣者也大有安徽人在,如1983年出生的储兰兰,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现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艺术团副团长等职。自幼学京剧,工青衣,2006年拜张君秋大弟子蔡英莲为师。她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个性的演唱风格,他是“新京剧”的推行者和倡导者,被同行和媒体称为“京剧随意派”,誉为“京韵歌后”,作品颇多。

  乡音演衍为国音,是一种记忆,是一种符号。前辈昔日的辉煌,是当今世人的荣耀。皖江这一方水土对京剧艺术的滋润,不可磨灭,不可淡漠。惜今日之皖江,京剧团社不再现,京腔京韵难寻觅。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黄梅戏的故乡里,让我们踏着先人的足迹,为传承国粹艺术而努力吧。

  

                     (作者系池州市京剧票友联谊会票友,市老年大学京剧班学员,学习京剧达8年之久)


版权所有:池州老年大学       地址:池州市明镜路10号(南校区)         咨询电话:0566-2022900 、2099148     皖ICP备20006420号    ICP备案查询    



维护单位:亿网网络


池州市南湖路121号(北校区)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