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辉风采 >>作品展示 >>其他作品 >> 神秘的池州傩文化
详细内容

神秘的池州傩文化

时间:2016-01-18     作者:谭幼平【原创】   阅读

  傩,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它孕育于新石器时期,萌生于夏、商,形成于周。是远古先民对原始宗教意识和图腾崇拜意识的产物。傩作为古代逐疫驱灾的一种仪式活动,最早的史料记载有“天子居玄堂,---命有司大傩旁磔,”《吕氏春秋、季冬纪》、“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司傩,以索室驱疫”《周礼、夏官》、“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论语、乡党》等。傩的产生和发展距今己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我国有宫廷傩、军傩、寺庙傩、乡人傩四种类型,随着文化的交融和历史的变迁,其他的傩都不复存在了。唯独长江流域的乡人傩的孑遗代表——池州傩,却代代传衍下来,成为一项珍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池州傩的渊源

  地处皖江南岸的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夏商周时期天下分为九州,池州属扬州。春秋时为吴越之地,战国归楚,秦为鄣郡、汉归丹阳郡,隋属宣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设州置府。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由于池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先秦文化、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在这里融汇流转。是池州傩文化产生的渊源和士壤。

  池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还可从“中国傩戏之乡”之誉中得到验证。晚唐以来,池州民间早己流传着“无傩不成村”的谚语。素有“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池州傩戏开始在佛教圣地九华山周围的刘街、姚街、棠溪、桃坡、清溪、茅坦、里山、陵阳、杜村一带乡村形成,经明初至清末达到鼎盛。每年正月初七至十五日,以上各地的姜、杜、章、姚、刘等大姓氏族,都要在自家的祠堂里,举行隆重的傩仪祭祀活动。这种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请神敬祖祭祀,以戏曲演出形式登场,即礼神,也娱人。贵池傩戏演出一般分为傩舞、正戏、吉祥词三段进行。在本族祠堂内搭台演出。显著特点是演员表演头戴面具,由族长或“年首”手持万民伞,以伞舞为引导,鼓乐伴和,依序跳起傩舞,以驱灾祸、祈丰年。著名傩舞有《打赤鸟》、《舞古老钱》以及吉祥词《三星拱照》、《问土地》等,傩舞之后接着唱正戏,有《孟姜女》、《刘文龙》、《花关索》等。

  池州傩这种以驱鬼疫、祈吉祥为内容的傩仪活动,都是以宗族为单位来组织进行的,主要为了请神敬祖、避邪驱灾,祷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其表现形式也非常古朴粗犷,即礼神、也娱人。正如明嘉靖《池州府志》记载的那样“凡村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象,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群饮毕,返社神于庙”。这就是我们常说池州傩中的“正月傩”。

同时,据清乾隆《杏花村志》记载“每年八月十五日,诸家扮会迎神者,所扮为关壮缪、为城隍、为七圣二郎、为玄坛。其扮也,则各骑乘,奉面具…游街,祝圣寺而礼之”。由于池州古时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封地,也是《昭明文选》的诞生地。当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傩仪活动,则起源于对昭明太子的祭祀。池州自建西庙(昭明庙)之后,乡村各地都供奉着昭明神像,八月十五(中秋)是萧统的生日,八月十二日由州府最高长官率大小官吏到西庙迎神,十五日在州府所在地举行盛大的傩仪祭礼活动,人们打着神幡,戴着面具,抬着祭品,跳着傩舞,鼓乐喧天,穿街过巷,热闹非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池州傩中的“八月傩”。

正月傩和八月傩是池州傩的的两大形式。晚唐诗人罗隐有《文孝庙》诗云:“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神通高学识,天下神鬼师”。这说明池州傩的活动最迟在晚唐时就巳盛行了。

  二、池州傩戏的内容与特质

  池州傩戏是在傩仪的基础上,吸纳歌舞、文化等诸多艺术营养,逐步发展演变而成。池州傩戏是我国南方最具民俗特征的宗教仪式之一,又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是一种涵盖诸多文化元素的古老民间文化,其内容涉及到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手工技艺和民间信仰等。其主要特征:是以社为单位、以宗族为载体、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面具表演为特色。其演出活动也是由傩仪、傩舞、傩戏三个部分组成,其傩仪贯穿于始终。

  (一)傩仪

  一年一度的傩事活动,各氏族均严格按照祖制的规矩执行,其主要仪式有迎神下架、起圣接神、送神上架三个程序。

首先是迎神下架。正月初六夜或初七凌晨,沐浴净身后的年首(族长)带本宗族几人,悄悄来到祠堂。将装有傩戏面具的日月箱,从阁楼上“偷”下来,这样做是为到不惊动列祖列宗。然后,开箱将面具(脸子)一一取出,用新土布蘸上用檀香或柏技浸泡过的清水揩试,即开光,又称揩脸子。再将揩过的面具在檀香炉上熏一下后,按规定依次摆放在龙床上。其时,鞭炮齐鸣、锣鼓大作。年首手执神伞,有节奏的四面转动。同时高呼“吉祥词”,如“新年上七接神明,顶礼躬身品物亨,庆贺良辰佳节景,名成利就万年春”、“祖宗流传数百年,子孙守制庆新年,日间暂且权息驾,夜来灯烛闹喧天”等。气氛庄重肃然、经年一贯。迎神程序之后,早己等侯的各户即可进祠堂献供品。

  接着是起圣接神。晚七时左右,三声铣响,年首举着神伞,在灯笼的引导和火把的照耀下,接神队伍悄无声响地走出祠堂,前往社坛。在社坛上摆放供品、点香焚表、跪拜叩首、燃放鞭饱,诵《接神疏文》:“伏以爆竹除旧,桃符更新,正迎神赛会之日,请神下界之期,至恤圣会神期。某姓阖门人等,祖宗敬立于前,子孙世守于后,望在于社令之上,迎接二十四嚎啕神圣,驾临祠堂之中,扮演戏文,伏乞诸神,来降来临,谨此上申,不敢多读。”、众人齐贺:“都来呀”。此后,接神队伍迅速返回,临进祠堂跑步进入,祠堂内族人跪地相迎。有条件的大族,如刘街乡的姚、李等宗族,则用精工雕制的“龙亭”,由八人抬着,年首在前,旗锣伞幡开道,铣炮连天。一路烧香纸,放鞭炮,盛世还有龙灯、走马灯和抬阁,尽情欢舞。浩浩荡荡地将脸子迎进祠堂。在连续不断的土铣、爆竹和锣鼓声中,由专人将龙亭上的面具,一面面按规定摆在龙案上,然后演出开始。

  最后是送神上架。傩戏演到正月十五夜,是最后一场演出,正戏演完吃过霄夜,继续演酬神仪式的《新年斋》或《问土地》。然后燃放鞭炮,敲锣打鼓送傩神。其送神诗曰:“一年兴一年,买马置庄田,合门齐发迹,富是子绵绵”。咏诗毕,将面具装箱,恭送到祠堂神台上。有的宗族则在傩戏演完之后,立即送神,由一人扛着神伞,在火把的引导下,一行人敲锣打鼓,快步来到社坛,烧纸、放鞭后,将神伞置火中烧掉,然后扑灭火把,匆匆离开,绕道返回。

除此之外,当地傩仪活动还有请阳神、腰台、供耙、吉祥词、朝青山庙等。

  请阳神。 指请各路傩神,其形式各一,因家族不同而异。有向空中抛掷纸钱、米饭,对过往的神灵及孤鬼施赈。有戴和尚面具模伤佛事活动形式的“新年斋”,有戴土地神面具回答族长询问年景好坏的“问土地”及送瘟神仪式的“放河灯”。有的宗族将傩神迎进祠堂,由年首或长辈读《请神文告》,烧三柱香、敬三杯酒。有的在演正戏《孟姜女》(朝庙)一场时,由年首念《请神簿》,请各路神仙。所请之神无所不包,大体是:天上之神。有如来、观音、太上老君与掌管农事的田公地母、开花童子、结实郎君和二十四节气、三十六侯、春夏秋冬降福使者等神。地上之神。包括府、县城隍、社公、土地、五猖神及各庙的庙神、各桥梁使者、宅基、坟墓、风水之神、灶王爷、东厨司命之神。人间之神。即指英雄豪杰被尊神的,如关公、包拯、昭明太子等。艺术之神。包括戏文中的人物(除嚎啕耍戏之神外,有伎艺的祖师爷银花小姐、百花小姐等)和角色行当(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生、八贴旦)等。

  腰台。 每次傩戏演到午夜时,由年首办夜餐招待谓之腰台,亦称邀台。吃腰台时台上锣鼓声不断,吃过后继续演出。腰台一般有豆腐、酸莱、猪肉各两碗,放在小铁锅内,用炭炉加热,又叫一品锅,意为一品吉祥如意。一壶酒,八人围桌同吃同饮。刘街荡里姚宗族腰台是吃斋粥,其中有五香、干豆、肉丁,演戏看戏人同吃。刘街太和章宗族吃腰台是放在《刘文龙赶考》(赏月)一场时进行,台上刘文龙与番邦公主饮酒,小丑在旁唱曲插科打诨、锣鼓不停,而台下观众也分别邀客回家吃腰台,别具一方风情。

  供粑。 池州正月演傩戏时,家家户户除了备办三牲供盘外,还用糯米粉做成有“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天官赐福”、“八仙寿桃”等模型的糕点,送进祠堂,作为拜祭傩神的供品。在演傩戏的期间,凡是来村看戏或走亲访友的客人、外宾,临走时,各家都赠供耙,以示吉祥喜庆之意。

  朝青山庙。 据刘街乡姚、汪两氏宗谱记载,青山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年),扩建于元末,重修于清康熙时。据长者回忆,原庙内正厅供奉三皇五帝像,下有昭明圣帝,两侧为真武天师和十八罗汉、十殿阎罗塑像等。在池州傩戏集中地刘街乡的“九刘十三姚”,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朝青山庙活动。其朝庙仪仗十分壮观,有全副锡制銮驾、香盘、吊炉和十番锣鼓、龙灯、狮子灯,还有特制的旌旗、大铁铣、大筛锣、以及用锦锻莲花缀成的百代伞和用稀见罗汉竹制成的札板,为神驾出动时开道的仪仗。民谚有“南边旗、荡里伞、刘锣戴铣汪札板,山里山外光呐喊”。以形客朝庙仪仗的丰富多彩。《姚氏宗谱》载:“古时朝庙仪仗外,有秋干、台阁、高饶诸胜,又选俊童十余,着梨园服,扮故事,立人肩窝上,名曰站肩,其壮丽繁华与江浙等赛会无异”。现朝青山庙活动每年还在举办,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和专家学者前往观摩。

  (二)傩舞

  池州傩舞是一种仪式性舞蹈,是巫舞与傩祭结合的产物。也是加在傩戏(正戏)演出前后的舞蹈。其特点是动作粗犷古朴,情节简单、寓意较深;另一特点是表演形式活泼多样、有的只舞不唱,有的边舞边唱,有的夹有一领众和的喊断。其内客不外是驱邪纳福、祈求丰收、平安吉祥。池州傩舞的舞台调度也较为单一,基本为传统的“对称式”和不可少的“舞四方”(东南西北),表演时大多用锣鼓伴奏,配合身段,舞蹈语汇极为明快,有一种东方古典雕塑的自然美。

  《舞伞》是池州东南山区几乎每个宗族都有的傩舞。傩舞之伞,当地人称为神伞,古人有“天形如笠”之说,象征苍穹之意,一根贯顶伞柄是众神往来天地间之通途,天有五色云,岁有十二月,与古代农耕和时序关系密切。神伞周沿贴有十二层(闰年十三层)的垂飘彩带,即寓意为此。神伞必须经过年首送往社坛迎神祭祝后,方能演出。全舞共分十二段,也是一般傩戏演出时的前导,先由一人(一般为年首)着便装,双手举五色神伞,引头戴童子面具的伞孩儿上场,至台前致语喊断,“都来哟”,众应和“嗬”。以下每呼一句,众必应和。之后将伞交给伞孩儿。舞者原地舞动五色纸伞,不时地随着众人的应和声作上下抖动状。以示呼应。喊断后,舞者继续频频起舞、锣鼓起响、气氛热烈。刘街山里姚伞舞的开场是“神伞出银台,四方人站开,歌笙齐鼓起,舞出伞儿来”。全舞动作流畅,步履轻盈,节奏明快。表现了人们迎神的意念和田间除草、耕作、驱雀、收割和舂簸的动作。

  《舞回回》则是刘街太和章宗族独有的傩舞。舞台调度自由,甚至不登台,可在一块空地上表演,让观众围观。也称演地戏。回子是当地人对伊斯兰教徒的习俗称呼,南北朝至唐代,频繁的战事造成民族迁徒,也带来了西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融。该舞蹈表现了两个戴回回面具、手持酒壶的舞者,席地饮酒。自斟自饮、你斟我饮,不仅自己饮,还邀请观众饮。先站饮、后坐饮,竟至卧地而饮。醉后,两人扭打,刀剑相向,最后和解再饮。展示了西域胡人“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却如月”的舞姿,傩舞中“醉却东倾又西倒”,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西域舞蹈的蛛丝马迹。

  现存的傩舞还有《舞伞钱》、《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古老钱》、《舞滚灯》、《舞财神》、《关公斩妖》、《国泰民安》、《钟馗捉小鬼》、《花关索战鲍三娘》等数十个。这些虽然同一名称的傩舞,在各宗族表演时,动作、内容却差异较大。

  (三)傩戏

  也称正戏、本戏。有唱有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各宗族世代承袭,无职业戏班,口传心授,不外传。各自为戏、互不交流。池州傩戏的正戏剧目,部分源于明代说唱词话,其中《陈州放粮》与明成化时期(公元1465—1488年)的刊本《说唱词话》中(包龙图陈州粜米记)唱词、对白完全相同,通本为叙述体。这类剧目以七字齐言体为主,也有一部分为曲牌体,剧本结构为一本十数出,篇首均有“报台”,报台是傩戏演出的一种固定程序,即以几句诗文概括全剧故事情节,颇有南戏的结构。目前,池州傩戏保存的剧目有《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和番记》、《章文显》、《摇钱树》、《陈州放粮》、《花关索》、《薛仁贵平辽记》等。如《刘文龙赶考》剧情为:书生刘文龙与萧氏女新婚三日后进京求官,考中状元,封为太子太保,后领旨平番。刘昔日同窗秀才宋中,见萧氏貌美,便串通吉婆称刘文龙已死,并向其父逼债,迫使萧氏就范。萧氏借口为夫守孝三年再嫁,暗求神灵托梦给文龙,文龙得梦,急忙回乡,先宿吉婆店,闻鼓乐。问知,宋中欲纳萧氏为妾,文龙将珍珠一包、诗一首上门礼贺。真相大白,刘文龙将宋中押送南阳发落。夫妻互验离别信物,合家团圆。

  池州傩从傩仪开始,进而傩舞,再到傩戏。走过的是一段宗教文化艺术的变迁之路。反映了古代人民群众从到尊神祭祀、礼神娱人、人神合一的心路轨迹。人们有了傩仪、傩舞后,生活追求并不停留,最后,终于发展到以傩的形式来表演戏曲,来满足人们新的、更高的艺术需求,登上了傩的最高境界。

  三、池州傩的史料意义与学术价值

  池州傩积淀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特征,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为学术界提供了极高的历史学、宗教学、人文学、戏曲学、美术学、民俗学、考古学等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

  史料意义。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文物资料相当缺乏,特别是历史久远的史料少,难以佐证人类的重大事件和文化交融活动。而沿袭经年、保持不变的池州傩,却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人们从驱邪逐疫、敬神祭祖向请神尊祖、消灾纳福和娱神娱人方面转变的历程,留下了珍贵史料。如傩舞《舞伞》,系古代春祈秋报的舞蹈,其雏形是在社坛前手执黍镶而舞,先秦称绂舞、汉代称灵星舞、隋代称拂舞、宋代称竹竿拂子、当代称伞舞。一把伞舞了几千年,留下了秦汉明月、唐宋风云和明清雨露;傩舞《舞钱伞》,伞为天的表象,象征阳,钱乃地之表象,象征阴,钱伞之舞象征天地二神在社坛社树下阴阳相交、化生万物。傩舞打《打赤鸟》为楚文化遗存,是楚人祝国祈年之舞。谚云:“赤鸟蔽日,殃在荆楚。”楚昭王向周太史请教办法,不得。后楚人以桃弓棘矢射赤鸟,以祝国。《史记》的记载无从考证,而池州傩舞却流传至今。傩舞《舞回回》更是十分珍贵,西域大漠的舞姿却在皖南山区的傩舞中完整再现,是西方文化与中原文化、吴楚文化融汇的铁证。据考证,这种舞蹈在晋代即传入中国,称老胡文康,唐代称醉胡腾。被认为早已失传,可在池州太和章村的傩舞中依旧保存。我带队到香港、东南亚演出时,外国专家学者观后都感到十分惊讶。

  戏剧学价值。池州傩戏传统剧目《孟姜女》,从唐代开始,这个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了,内容近似唐人著作《同贤记》,女主角的身段步伐仍保留隋唐民间歌舞《踏摇娘》的风格,也积淀了宋杂剧的很多成份。傩戏《章文选》,其故事情节类似宋元南戏《袁文正还魂记》和元杂剧《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同时傩戏《摇钱树》、《陈州放粮》、《薛仁贵征东》等都源于明代《说唱词话》。这证明池州傩戏的形成时期不晚于明成化年间,这也为后人研究我国民间戏剧史、南戏与说唱文学提供了活标本,因此,池州傩戏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宗教学价值。因池州傩产生于佛教名山九华山方圆百十里的皖南山区,人们有意无意地将佛教思想潜移默化于池州傩戏之中,并包融了儒释道三教的合理内核。如池州各宗族傩事活动中,有做“新年斋”仪式,即三个戴僧面具的村民模伤佛家做斋,其他村民扮或信士,手捧香火,跟随假面僧绕桌环行,虔诚可嘉。吃腰台时,个别宗族吃斋粥,用豆腐、豆角和切碎的腌菜和米煮粥,粥内放素油盐。每人一碗,演员、乡民都可以吃,还可带回家给家里人吃。传说吃这种斋粥可消灾纳福。一碗粥的神奇作用来自于傩的浓郁宗教色彩。

  民俗考古等价值。池州傩戏民俗风情独异,特别是祈子习俗形式独特、仪式隆重,有《接马杯》、《张仙送子》等,如茅坦乡山湖村的骑马逐疫活动,表演的“献马杯”傩仪,将生育子女人家的鸡蛋染红,从马腹下穿过,并将仪式结束后的红鸡蛋,送给久婚不育的青年夫妇吃,便会生儿育女。傩表演中的舞伞、舞钱也蕴含着男女生殖崇拜,祈佑子孙繁衍、人丁兴旺。从傩戏的声腔音乐也可考证,高亢激越的曲调,也和青阳腔与目连戏的唱腔直接有关,同时,也与当地民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并且傩的面具和砌末道具其研究价值尤为显著,傩的面具从民间工艺品转变为傩神,且按天罡地煞命名。其意义深远。还有众多的砌末道具,其高超的雕刻技巧、娴熟的刺绣手法和精美的设计布局,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超越智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滚灯”的制作,内外两个交错的圆球,同时360度旋转,而中心点燃的烛火,在上下翻滚的表演中始终不灭,工艺令人叹绝。

  池州傩戏,这一代代相传的艺术瑰宝,是干百年来,生活在这方热土的池州人,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它从远古走来,历经沧桑,又融入当今人们的精神世界。这是朴素、虔诚的乡民对传统习俗的倾注,也是对末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由于这份情感和期盼,又昭示了千年傩这一艺术奇葩,将薪火相传、绵延万代。


(作者系池州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

老年大学传统文化欣赏班兼职教师)


版权所有:池州老年大学       地址:池州市明镜路10号(南校区)         咨询电话:0566-2022900 、2099148     皖ICP备20006420号    ICP备案查询    



维护单位:亿网网络


池州市南湖路121号(北校区)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