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笃 学        有 为        尚 乐

首页 >> 理论研究 >>调查研究 >> 浅谈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池州老年教育发展
详细内容

浅谈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池州老年教育发展

时间:2021-07-21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7%,较上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5.44%,预计“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社会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20年池州60岁以上人口29.5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134.28人的22.03%,超全国3.33个百分点,池州的老龄化社会程度更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看待老年人老年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仍然可能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办好老年大学很有必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已写入“十四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近年来,池州市老年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工作部署,针对老年教育发展诸多问题,推进重点、攻克难点、回应热点,市、县(区)老年大学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基层覆盖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市老年大学为龙头、县(区)老年大学为骨干、镇街村居学校为基础的老年教育网络体系。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和老年教育工作的逐渐深入,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与新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全市老年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池州市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老年教育机制体制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目前,老年教育在国家层面尚未明确主管部门,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安徽省老年教育条例》虽明确全省老年教育由教育部门主管,但作为行政推进主体的教育部门存在管理缺位,部门分割、职权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在场所、经费、师资、教材等方面支持不够。作为实施工作指导、办学服务和内外协调的全市各级老年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因人财物等因素影响,在作用发挥上,市级层面虽越来越大,但县(区)进展不一,基层作用不明显。全市成规模的的5所市、县(区)老年大学中,办学主体单一,都是老干部局主办,随着老年教育服务对象从老干部拓展到社会老年人,学员成分复杂,早已超出老干部工作部门管理服务范畴,受职能限制,在老年教育整体规划、标准制定、教学管理、理论研究、管理经验等方面力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老年大学和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市场活力激发不够,各类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机制尚未形成,全市目前只有一所企业主办的老年大学,老年教育难以上规模、上水平、上台阶。

二是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仍较突出。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市、县(区)的5所老年大学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镇街和村居的老年教育发展不容乐观。2020年11月,市老年教育委员会、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工作目标,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广泛、社会参与、资源融通、灵活多样、优质均衡、充满活力的现代老年教育体系,95%的乡镇(街道)建立老年大学,50%的村(社区)建立老年大学。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经过近一年的扎实推进,乡镇(街道)老年大学已建48个,办学率达85.7%,村(社区)老年大学351所,办学率达52%,老年教育覆盖面显著提升。但由于基层老年教育起步较迟、发展滞后,大部分老年学校虽挂牌成立,但因条件简陋,经费不足,缺乏教师,教学活动开展不正常。社会办学力量薄弱,市场化水平不高,全市仅有的一家由企业主办,2017年11月揭牌,集全新的游、学、养的老年教育、生活模式的九华山老年大学,也因疫情等方面影响停办,无法满足老年人就地就近学习的需求。

三是老年人参学率低的问题亟待解决。截止到2021年9月全市参加老年大学(学校)学习老年学员10000余人,老年教育入学率3.68%;参与老年教育近20000人次,老年教育参与率6.74%,合计参与率10.42%。“十三五”老年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20%以上的目标,差距较大。另外安徽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评估标准明确要求:“在校学员数设区市级校达到2500人次以上,县级校达到1500人次以上”,全市仅市老年大学达到标准。另外,作为老年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老年远程教育,虽已实现网络基层覆盖,但因14.3%的乡镇(街道)、48%的村(社区)尚未建立老年学校,加上教育资源有限,活动开展少,学员参与度低,老年远程教育注册学员数仅占老年学员总数的29.6%

四是办学规范不力影响教学水平提升。当前,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归口管理和领导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等影响,在全市范围内规范统一办学还不现实。比如,在“三教”(教师、教学、教材)工作上,在教师方面,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基层学校,教师聘用难、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教师课酬和学员学费一直没有一个标准或者指导价格。在教学方面,课程内容结构失衡,大多以舞蹈、声乐、书法等健康休闲为主,缺乏时政理论类,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教材使用上,目前全国老年大学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教材(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仅编写了5本通识类教材),即使是同一学校的同一类课程,不同的授课教师,所教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授课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各自为战,不成体系,缺乏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势必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名师、名课、精品课程推进力度不够。在教学评价上,没有也难以设立质量标准体系,无相应标准,无评审力量,无评审结果利用反馈等。全市老年教育发展至今,标准零散不统一,当前体制机制对实际教学指导偏软偏弱,指导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作用有限。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老年教育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背景下老年人追求健康生活需要的时代产物、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并向“超老龄化”社会发展,老年教育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是各级重视更添发展信心。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第一次把“重视老年教育”列入国家教育总体战略规划,并从国家制度层面为老年教育定性、定位。2015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和社区教育体系。”2016年,着眼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对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推进计划和保障措施等,2019年,又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安徽省老年教育条例》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印发《“十三五”池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快“十三五”期间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2018年将市老年大学和干休所进行了职能整合,核定参公编制8个,2019年又将市委党校搬迁后的原教学楼(区)划转老年大学过渡使用,全力推进市级老年教育发展。县、区党委政府把老年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老年大学的管理职能纳入了新成立的老干部服务中心,通过设置分校、整合市民文化中心、少年宫等资源,推进场所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各级老年大学教学场所总建筑面积突破8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跟上时代步伐,整体进入优化扩张、规范发展的全面提升阶段

二是扩大规模更有扎实基础。目前全国有810余万老年人在老年教育机构参与学习,上千万老年人通过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各种形式参与老年教育,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老年人因思想观念的改变、养老生活的改变以及交往、学习、提升、参与等多元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涌入老年大学,现有的老年教育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和求知欲望,报名难、上学难的现象仍旧普遍存在。为有效解决老年教育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全市各级老年大学因地制宜,创新办学思路,采取有力举措,有效提升了老年教育承载力。池州老年大学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积极推进5G智慧校园建设,开通网上老年大学,开展线上直播,2020年春季学期开播27个专业31门课程,参学达4.5万人次;北校区启用1年后,注册学员已达2千人,参学5千余人次,同时坚持开放办学,通过与贵池区老年大学联合办班、在光荣院设置教学点等形式扩大外延,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优质老年教育资源。各级老年大学(学校)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场所建设,丰富教学形式,充实教学内容,拓宽学习渠道,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不断满足,老年教育承载力提到极大提升。

三办学实践更有创新动力。老龄人口的增加势必导致老年学员增多,老年学员中既有普通退休职工,有退休党员干部;既有企业工人,也有普通社区居民;既有小学文化程度,也有大学文化、高级职称甚至专业技术人才等等,他们的文化层次、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不同,生活节奏、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千差万别。这对办好老年人满意的老年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根据老年人的普遍需求和实际情况,在课程设置、教师聘请、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实践创新。今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出台了《中国老年大学标准化示范校》评价标准,从学校行政管理、党建与文化、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学员管理、办学条件、学术科研以及智能信息化、特色办学等方面制定了标准体系,为全国老年大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标准和依据。池州市各级老年大学以创建示范校为目标,坚持政治引领,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积极借鉴办学新理念,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加强地域文化学习宣传,2021年秋季学期共开设58个专业169个教学班,办学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

四是服务社会更能余热生辉。随着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深入开展,积极老龄观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参与”成为老年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不仅要为他们提供交往交流、学习教育的平台,还要为他们搭建发挥作用、展示风采的平台,鼓励和支持他们展示自我,传播正能力,奉献余热,服务社会。多年来,池州各级老年大学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经验、技能优势,积极搭建平台,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助力抗疫抗洪、脱贫攻坚。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市、县区老年大学定期举办教学成果展示,参加各级举办的文体活动。2021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市老教委举办全市老年教育系统“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文艺演出、“翰墨丹青颂党恩·同心礼赞新时代”书画摄影作品展,市老年大学打造“银辉”系列活动,示范引领各级老年大学多形式庆祝建党百年,凝聚起新阶段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强大正能量。

三、下一步老年教育发展的意见建议

新时代,老年教育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回应新需求,迎接新挑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对照中国老年大学标准化示范校创建标准,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积极破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大学发展瓶颈,不断推进老年教育事业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一要强化宣传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充分利用公众号、网站、宣传栏、电视报刊等平台,通过文艺演出、书画展等形式,进一步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法治老龄化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撬开“一次性”教育观念的束缚,宣传鼓励老年人接受再教育,发挥余热,实现“颐养”与“有为”相结合,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老年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要健全发展机制,推进稳步发展。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是确保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建立健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推进老年教育议事决策机制,强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密切配合、职责分工明确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级老年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工作指导、办学服务和内外协调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推进老年教育优化发展的工作合力;二是逐步完善老年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把能力建设作为老年教育工作的基础工程、关键环节、前提条件,列入日常议事范畴、放在至关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抓好、切实抓出成效,促进老年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要建立老年教育经费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为老年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投入保障;四是要建立信息技术与老年教育深度融合机制,加快实现老年教育信息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智慧化,用信息化带动老年教育现代化;五是要建立老年教育沟通交流机制,形成信息共享、互学互鉴、深化交流、合作共赢的老年教育发展共同体。

三要完善法制建设,加强规划引领。办好老年大学,必须加强老年教育法治化建设,制定专门的老年教育法律法规,把发展老年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依法办事、依规施教。我国在《教育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发展老年教育的基本要求。老年教育在国家层面虽然没有为立法,但安徽省立足本地实际,已研究制定老年教育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安徽省老年教育条例》,明确老年教育的性质、定位和作用,厘清老年教育机构的开办主体、经费渠道、权利义务等内容,将老年教育发展纳入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轨道。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大执法力度检查,推动全市老年教育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四要完善办学体系,扩大资源供给。依托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向区域内老年人开放场地、图书馆、设施设备等。鼓励高校与基层老年大学开展结对帮扶,主动开设讲座、开发特色课程及共享课程资源等。结合文体科技资源,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站、中心)、科技馆、博物馆、公共体育设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向老年人免费开放。积极动员各类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门户网站等媒体作用,开设贴近老年人生活的专栏专题,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整合数字化资源,推进远程教育,用好用活现有网上课堂和远程教育资源,加快老年教育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五要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目前,全国大部市、区以上老年大学已经普及,靠扩大学校规模来提高入学率的空间十分有限,老年教育发展的广阔空间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只有将乡镇(街道)、村(社区)的老年教育办好了,才能解决老年人就近入学的问题,才能有效缓解老年教育的供求矛盾。因此,要以发展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老年教育为重点,坚持普及与巩固、提高相结合,积极扩大基层老年教育的覆盖面。一是加强基层老年大学(学校)场所、设施、队伍建设,鼓励县级以上老年大学在乡镇、村(社区)设立分校,支持基层开展老年教育。二是积极探索养教结合模式,积极探索在各类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设立老年课堂等固定的学习场所,配备教学设施设备,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展示学习成果等形式,推进养教一体化,推动老年教育融入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养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要创新教学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进步一规范、创新教学管理。一是优化课程体系,重点抓好一批基础好的重点课程,开设一批高质量的品牌课程,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特色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构建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应有的生动局面。二是规范教材建设。老年教育全国性教材很少,资源共建共享度不强,一些基础性、综合性、通用性的通识类课程,存在数量少、主题散、质量参差不齐、重复建设等问题。办好老年大学,全面提升老年教育质量,当务之急,要加强教材编写及推广,以教材创新为突破口,逐步构建老年教育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教材体系。三是建立考评机制。老年大学对教学质量的评估考核,不宜采用普通学校考试的办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适当方式,依据教学目的要求进行考核。通过质量考评,将了解的情况和问题按质量标准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和典型事例,分析倾向性的问题,找出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帮助教师和学员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克服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四是完善规章制度。老年大学应根据老年教育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重在服务、规范工作、尊师重教、激发活力”的原则,建立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以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聘请、管理办法、学员守则、优秀老师评选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切实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

七要加强理论研究,助推创新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有力支撑。老年教育工作者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加大力度建设科研机构、完善科研机制、打造理论研究平台,为理论研究创造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借脑、借力开展校际合作和科研合作,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老年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指南,更好地服务老年教育实践创新。

老年教育是老龄化背景下终身学习体系中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年人自身需求,也是社会需求,我们要有任重道远、重任在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开创池州老年教育健康发展新局面,让夕阳之花绽放的更加绚烂多彩。

 


版权所有:池州老年大学       地址:池州市明镜路10号(南校区)         咨询电话:0566-2022900 、2099148     皖ICP备20006420号    ICP备案查询    



维护单位:亿网网络


池州市南湖路121号(北校区)

seo seo